从2023年中开始,“砸锅卖铁”一词开始在多个地方政府的会议及文件中频繁出现。该词是指,要用各种办法,盘活国有“三资”(资金、资产、资源),降低债务率和对财政支出进行提质增效。
在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大幅缩减的当下,如何盘活国有资产,成为地方政府解决财政支出和负债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。
“砸锅卖铁”,小编理解的是,其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要砸锅卖铁,而是重在“盘活”。用词如此严厉,这也从侧面反映问题之严峻,任务之紧迫,态度之坚决。还要防范造成社会舆情事件,这可能也是为何“砸锅卖铁”之说,目前只出现在地方政府内部会议及文件中,并未对公众公开。尽管如此,相关文件的截图,已经在网络上,被广泛转发流传,引发讨论。
要把地方政府手上的资金、资产、资源有效盘活,让它们从沉睡状态爬起来,变成能每天不断下蛋的鸡,需要有个基本的三部曲流程:
不盘不知道,一盘吓一跳,原来地方政府和国资企业手上,还有那么多的宝贝资源。在经济突飞猛进大发展的时代,可能没人去注意那些沉睡或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。还有的资产,看着没有啥价值,但实际只是放错了位置,稍微转换思路,腾挪下位置,换个主人,也能变废为宝。
所以,解放思想是很重要的。如果都怕承担“国有资产流失”的潜在罪名风险,束手束脚,就可能啥也盘不活了。
地方政府和国资企业,拥有的土地、矿产、房产、厂房等各种资产和资源,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单位的文件柜里面。以前,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,一个普通人是很难知道的。有些甚至政府和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人员也互不清楚。
而想要让资产变现,就需要有透明且直观的公示和管理界面,让内部的人员、外面的社会公众人员,都能有机会看到它们。
所以,还是要解放思想,不要怕公开就会泄露什么。建立一些透明的了解渠道,降低社会公众获取这些资产详情信息的门槛。只要门打开了,后面的事情,其实社会公众,特别是有相应资源需求的企业,自己都会主动来靠近,来对接。
当公众对国有资产也能如数家珍后,交易、流通和变现,理论上就会顺畅很多了。但同时一定要做好有效的资产运营管理,而不是交易后就不管了。就想养鸡一样,要每天给鸡喂食,最好还要是精饲料,它们才能持续不断的下蛋,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。
很多闲置资产,可能仅仅是年久失修,表面看品相一般,但只要精心运营和维护管理,就能有更好的、更持续的变现价值。
万间最近几年,跟一些地方国资企业合作,参与了不少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BIM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。
随着城市化率逐渐到顶,房地产业也逐渐去金融化,从增量时代过渡到存量时代。我们大家都认为,需要把眼光放到已有的存量资产上,通过有效的运营服务,让资产持续被高效率使用,进而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,而不单单是一次性卖掉了事。与之对应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软件的需求,也会慢慢的普遍。
为此,万间逐渐总结提炼,设计开发出一套面向房产、地产、厂房、市政基础设施等不动产资源,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平台:FBIM。
FBIM类比于国外比较普遍的称呼:FM,Facility Management,主要指不动产的运营和维护管理。FM在欧美等发达国家,已成为对不动产资源,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常规工作内容,甚至有相应的专门部门负责。
FBIM包括BIM云空间、云招商、云租赁、云预订、云资管、云运维等6类能力模块。名字都比较直观,就不赘述了。
虽然地方政府和国资企业的资产、资源种类很多,但基本方法论都是类似的。这里小编就以曾经参与的,地方国企盘活存量房地资产的项目案例为例,来做个说明。
除了对资产建立电子表格,赋予一个资产编码,还要更进一步:创建三维BIM模型。人们对一个编码ID的理解是很不直观的,但如果你给我看一个可视化的BIM模型,看一个包含地形和区域红线的GIS模型,就算我不识字,也能理解到。
通过BIM可视化模型,结合传统的电子表格,便形成了资产的虚拟物理模型和数理逻辑模型。一个用来沟通和辅助决策,一个用来算账。
小编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中,遇到有的国有企业,其名下的大量房地资产,连个编码都还没有,更别提图纸了。可想而知,其闲置了多么久了。
这一块,目前做的最好的城市,是深圳。最近几年,深圳在对全市几乎所有的国有建筑、市政基础设施,进行盘点和BIM建模。
虽然当前已实现的增值应用还没有完成多少,效益也还不明显,但至少慢慢的开始用BIM来盘点了。如果这第一步都走不出去的话,后面的资产增值和变现应用,就更遥遥无期了。
这没错。因为这是领导要求做的,领导肯定是这一些数据和模型的使用者之一,同时他们会参与到这些资产的后续运营决策中去。但“领导”也仅只是“之一”。
如果我们做一个toC的社交应用,没有人会问出上面这样的一个问题。太傻了吧,当然是给用户用的。
而对于国有资产或者房地资产,如果要让社会公众的个人或企业去购买,去租赁,去使用,去付费,那么很显然,社会公众才是最主要的用户群体。
目前,作为一个普通人,可以获取到非公有制企业手上的一些房地资产信息,很可能是通过贝壳网,还有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法拍平台。贝壳网已经可提供细致的空间全景图了,还能自动合成三维点云模型;但法院放出来的,普遍还是几张照片,有些甚至连个平面图都没有。
目前,作为一个普通人,可以获取到地方政府或某国资企业手上的一些房产、厂房、地产、矿产等资产信息,是通过政府网站不定期公示,拿出来交易的极少数文字信息,最多能附上一张低分辨率的用地红线图。而且有的信息发布滞后,有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履行一个公示流程:
所以,小编认为,还是要靠解放思想,转变思想和方式方法,能公示的就主动公示,大胆公示,以用户便于理解的方式来公示。因为这些资产的潜在用户或客户,真有可能就是个文盲,怎么办?给他看三维BIM模型吧!
当然,如果有的资产确实涉及一些关乎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,那可以从模型中剔除,或提供其他便于理解、沟通的媒介。建立一个信息公示的分级制度或规则即可。
这实际上也是要求地方政府或国资企业,解放思想,从治理者、决策者、领导者的位置和认知,转换到服务者的位置和认知。需要主动提供或委托第三方服务单位,为名下的资产,提供及时的运营管理服务;为给资产付费的用户和客户,提供无微不至的运维保障支持。让资产保值增值,让客户用的舒心。
这块其实也是目前各类BIM智慧建筑、BIM智慧园区、CIM智慧城市的核心应用点。但目前的现状是:大家都有点浮躁。
对于资产运营方或所有者,重硬轻软,一次性投入,希望马上就看到省钱和效益;对于技术提供方,开发和实施费用压到极低,最后只能以一个面子工程交付验收了事。
小编认为,结合BIM、IoT物联网、数字孪生和AI自动化技术,把资产运营管理的流程全面数字化,是完全有能力为资产所有者创造持续的效益和价值的。
同时,这些数字化平台,不单单是运营方或所有者来使用,或者说不单单是运营方或所有者的领导层来使用,更重要的是一线的运营管理人员使用。这还不止,还需要仔细考虑真正使用这一些物理资产的客户或用户,他们也应该是这些BIM运营平台的用户,甚至他们才是第一用户。得解放思想。
这些需求,在增量时代或卖方市场,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没有人去深究。但随着房地产业步入存量时代,就只有这种全面数字化的运营方案,这种让客户和用户也有参与感的数字化平台,才是更有效且普适的解决方案。
每一栋商业楼宇,每一个住宅社区,每一座工厂,每一条地铁线路,每一座桥梁,在数字世界都应该有一个虚拟化身,由一堆程序和算法组成的虚拟大脑。他们共同驱动着每个物理设备的稳定运行;驱动着AI机器人或服务人员,去线下解决必要的问题;为这些物理资产的真正用户,提供透明的信息和管控能力;并为管理的政府领导层,提供从招商展示到运营维护全流程的辅助决策方案。
本文只是从技术应用层面做一个理论与应用分析,仅供行业技术交流,并非是对政府部门提供意见或建议,也不是提供投资建议。如有不当、错误或纰漏,可后台联系删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