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8-6044-55 | OA | E-mail
开辟乡村振兴新思路九大模块拆解疑难杂症
日期:2024-02-11 00:16:26 | 作者:华体会最新地址

  党的十九大报告说明,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 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制和政策体系,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
  乡村是中国行政体系下的最小自治单位,全国拥有近50余万个行政村落, 存在基数大、底子薄、个性多、协调难的困境,每一个村都有不同的现实情况, 每一个村都有不同的产业背景和行政班底。要实现乡村振兴,就要从顶层设计角度为乡村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意见。我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,采用模块化的方式,将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拆解为九大基本模块,并通过模块化的研究和实践,为乡村振兴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。

  以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为目标,从靓山美田、人居环境改造、环境治理三大模块来进行实现。

  以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为目标,从新农人才、乡村自治和土地机构三大模块来进行具体拆解。

  以九大模块为基础,最终实现健康、持续、和谐的乡村富裕生活。下面,我们就来解读九大模块的具体内容。

  我们将乡村振兴主体分为政府、社会企业、村集体三大主体。其中政府主体包括政府、金融机构、大型产业协会,承担乡村振兴顶层设计、跨域整合、 模板打造、金融保障等重要功能;企业主体包括平台公司、市场型企业、指定 帮扶类企业,承担乡村振兴全面对接市场、重点项目打造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、帮扶拉动、产业辐射等重要功能;村集体主体涵盖村集体经济、乡村自筹 式金融体系、合作社组织、村民个体,他们是乡村产业实施的主体,承担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、乡村产业对接国家政策和协同企业合作的重要功能。

  从长远来看,政府将会逐渐向产业统筹、规划、保障功能进行演变;企业将成为市场化投资主体,一步步增进与村集体的合作伙伴关系;村集体作为产业实操主体,将会在政府保障体系下,进一步增进与企业合作,全方面提升自身技术、 资金、组织、金融体系,最终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。

  过去的40年,是中国乡村集体经济逐渐示弱的40年,作为乡村曾经最有活力的产业组织,我们应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进一步激活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实施 层面的产业组织者。目前活跃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形式主要为产业合作社及其类 似组织,其运行模式为“合作社+农户”或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。与现代企业化的组织不同,合作社在市场、金融、产能、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弱势。要实现乡村振兴,就要求我们孵化更多的乡村产业组织。

  跨区域存在的、由政府平台孵化和指导成立的特色产业协会组织,如地理标志产品协会、蔬菜产业协会、鲜花产业协会等,导入全国乃至全球视野,是最高一级的新型产业组织;以单品类或某一特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乡村产业联盟(简称乡产联盟),如散养联盟、晚熟柑橘联盟、孕婴市场乡产联盟等,是活跃在乡村产业中的一类新兴组织,其与电子商务平台相融合,也可实现跨区域甚至 是全国联动;新式乡村集体企业,受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入市政策的影响,是一 种以乡村集体土地及相关产业为资产、市场化运作为机制的新型乡村组织,已 呈现明显的复兴态势。

  产业组织模块,是乡村产业兴旺重要的实施者,为乡村选择正真适合的产业组织,也是决定乡村振兴内生力量的重要前提。

  事实证明,过去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法不能救乡村。要想乡村有活力、 有潜力,就要求我们为乡村产业注入新的思路。随着乡村市场逐渐向外界打开, 乡村能从事的产业由单纯的农业种植、生产、 传统手工业或资源型工业转向 乡村休闲、旅游、康养等新型领域,有效利用新基建规划,对接5G下乡、VR技 术发展、网络建设,实现数字乡村创新发展,优化农村电商创新业态,实现农业物联网技术。

  旅游型乡村、城乡共享式乡村、自然教育型乡村、防老型乡村、运动型乡 村、文创型乡村、数字化乡村、淘宝乡村等多种创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,乡村产业繁荣是乡村产业振兴和联动外界力量的重要途径。

  用最简单的方式对中国乡村土地进行划分,可分为平原和山丘两个大类。靓山美田模块的提出,紧密贴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让乡村产业的主要载体(土地),通过整治、整合、创新,更符合乡村新型经济体的需要,更好地对接社会资本需求,进而实现乡村土地的生态化、现代化、规 模化、效益化。

  国家以“宜居”为标准,为乡村振兴的人居环境改造提供了统领性的指导意见。在这之前,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,都没脱离传统的“外观导向”原则,近乎九成的乡村人居环境改造,都存在表面化的问题。

  中国的乡村宜居标准是什么?应该保护什么、拆除什么、强化什么?人居环境改造是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、提升居住幸福指数、留住乡村人才的重要 抓手,人居环境改造以“宜居”为标准的模块化思路和研究,将会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。

  从厕所革命、乡村垃圾分类、乡村水污染治理,再到河长制、“两山”理论的提出,这些执行力度极强的国家政策,都在引导乡村环境整改治理向着“生态宜居”的方向进行。我们将乡村环境整改治理拆解为乡村垃圾处理、乡村水体治理及污水处理、乡村厕所革命三个共性的组成部分。如何让乡村的垃圾分类突破 “分类难度大、处理组织难度大、分散范围大”等老大难问题,在乡村垃圾问题得以系统化解决的同时,培养村民垃圾分类和处理意识,是标本兼治的环境治理战略。

  经历了数十年化学农业的洗礼后,乡村的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极为突出。因为不具备污水处理条件及缺乏排污意识,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,乡村生活废水排放问题日渐突出。一套适用于乡村的地表水整治、污水处理系统是解决乡村水体污染的重要抓手。

  国家已经开启了厕所革命。突如其来的政策和专项资金,让很多人“措手不及”,要真正意义上实现“厕所革命”,是一个硬件和软件并进、时间和意识同步的烦琐过程,要有效区别富水和缺水地区,因地制宜地提出“厕所革命” 的实施路径和管理办法,勿让好政策跑空。

  乡村的萧条与贫困,是人才外流的原因,也是结果。乡村越萧条,人才流失越严重;吸引人才回流、鼓励青年到乡村参 加实践、选派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到乡村支援等,成为乡村人才建设的重要方法, 但怎么样才能解决乡村人才建设的长期可持续机制,仍然是个巨大难题。

  乡村人才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,未来将涵盖乡村智库建设、乡村企业化人才体系建立、乡村人才奖励政策、乡村人才创业孵化政策、乡村人才自培育体系、乡村社保体系建设、乡村人才融资政策等内容。没有知识和人才, 乡村振兴将会很难持续。

  此外,近50余万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都有全面人才的局面本身也拥有巨大的难度,这就要求我们因势利导,创新机制,除自身具备条件的村外,以30 ~ 50 个村为单位建立一个人才基站,实现人才系统的一站对多村的人才服务体系。

  近些年,中国乡村自治问题颇多,因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,乡村的人际信任、养老抚幼、文化传承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;优良历史传统文化、高素质文化人才正在离开乡村,更严重的是乡村整体价值观体系的虚无和混乱。乡村自治模块化研究,将会从基层党建、村民公约、乡贤自治、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展开,为乡村文化复兴、乡村自治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体系化建议。

 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,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备极其重大意义,国家的土地政策红线绝不能突破。土地问题是解决社会资金导入、人才流向的主要的因素之一,如何在严格的土地政策下适度创新,并为现行的土地政策开启金融和其他保障措施,进而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, 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必要的模块化研究课题。“三变”改革、乡村土地确权入市、 点状用地等国家及地方试点,已经开启了乡村土地政策由研究到实践的新篇章。


在线留言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