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某市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,正是顺应时代潮流,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智慧化、信息化于一体的数字经济示范园区。本文将详细地理解阅读该产业园的初步设计的具体方案,揭示其如何助力城市转型升级,推动数字化的经济蓬勃发展.
大数据产业的发展,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与支持。从2017年中央政治局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,到2020年发改高技〔2020〕1922号文件强调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,一系列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。某市人民政府也积极做出响应,将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纳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议程,推动数字政府建设,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,为产业园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.
某市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目标是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水平地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经济示范园区。项目将秉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抢抓国家大数据与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,统筹数据资源,实施大数据应用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开放共享工程,坚持基础构建、要素集聚、创新突破的发展路径,全力发展数字政府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益民服务、文化旅游、现代农业等产业,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.
本次项目建设内容丰富,涵盖土建、装修、园林、强电、弱电、数据中心等多个角度,涉及建筑面积约48213.14平方米,是一个系统性、综合性工程。其中,信息化建设是核心内容之一,包括数据中心和园区弱电智能化两大部分,涉及软件系统开发、软硬件系统采购、综合布线工程、机房工程、安全系统建设、软硬件系统集成等环节.
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,某市基础网络基本贯通,5G网络预计2023年基本实现市区覆盖,但现阶段的视频会议系统多为省垂管或自建,缺乏统一标准。运维体系建设方面,存在运营商代运维与委办局自建信息化系统自行运维并存的局面,运维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,被动式救火运维现象突出。数据资源管理方面,虽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,但数据资源共享试点应用尚在探索阶段。业务应用系统方面,公共支撑系统如电子证照库、电子印章系统初步建成,但整体信息化应用层次不高,城市治理手段有待加强.
园区内主要道路和企业内部基本实现了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的网络铺设覆盖,2G/3G/4G信号在人群密集区域能够很好的满足数据和线G网络建设尚待发展。目前产业园区缺乏统一集中的大数据中心,未进行数据采集、联合业务系统数据库设计,大数据平台、数据治理、数据挖掘等方面的设计也尚未开展。园区信息化系统仅能满足信息发布、基础办公、日常会议会务等基本需求,在态势感知、经营管理、安全监管、招商引资等方面亟待加强.
信息化应用意识、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升,重投资建设、轻运营维护现象导致应用效果不佳。信息孤岛问题任旧存在,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,全市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,未能形成合力。信息化应用层次不高,城市治理手段不足,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要求.
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是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,能够提升生产力水平,增加本地财政税收,提高本地群众就业机会,为智慧城市、数字政府建设夯实基础,促进政府升级转型,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.
项目旨在打造某市新基建战略基础设施,夯实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,辅助园区高效管理,提升园区招商引资能力,带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需要夯实数据中心基础配套建设,促进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,完善共享交换体系,创新大数据行业应用,提升数据管理、服务、交易、变现能力,完善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.
项目将围绕“一基础、一中心、一朵云、一张网、两平台、三体系”展开建设。其中,“一基础”指园区改造,包括土建、精装、园林、机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;“一中心”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;“一朵云”涵盖数据中心云平台、资源平台、共享交换平台等;“一张网”为电子政务网改造;“两平台”包括园区智能集成管理平台和综合招商服务管理平台;“三体系”则涉及配套支撑体系、运维支撑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.
项目总体架构围绕数字政府、智慧城市和园区建设展开,通过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、数据中心、智能管理平台和安全保障体系,实现园区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.
数据中心选址于4号楼二层,按照A级机房要求设计和建设,规模不低于500架机柜。数据中心将配套建设完善的机房装修、空调系统、模块化机柜系统、气体消防报警系统、供电系统、UPS不间断供电系统、温湿度控制管理系统、防雷接地系统、环境集中监控系统、综合布线系统、新风系统等,满足设备部署和运行运维需求.
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冷通道设计,通过微模块、列头柜、服务器机柜、列间空调等设备的合理布局,提高制冷效率,降低能耗。制冷方式选择风冷方案,考虑安全性、灵活性、节能性、可维护性、经济性、系统质量和建设阶段等因素,更适合中小型机房.
精密空调选型及计算方面,根据各微模块的网络馈线柜个数、服务机柜个数、设备发热量等参数,计算出总冷负荷,并提出空调设备配置建议,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.
供配电方面,本期满足1号+2号机房共324柜用电容量的情况下,规划了详细的供配电容量,包括IT设备用电负荷、安防和监控系统供电负荷、照明系统用电负荷、应急照明用电负荷、UPS带载负荷、制冷系统用电负荷等,确保总负荷不小于2261kW.后期对3号机房共194柜扩容情况下,也进行了供配电容量的扩容需求规划,需扩容总负荷不小于1221kW.
园区智能化建设总体思路是通过构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、安防监控系统、门禁访客系统、能耗管理系统、电子巡更系统、智慧展示系统、智慧停车系统、信息发布系统、公共广播系统等,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.
网络方面,园区将建设园区外网和园区智能化专网,满足多种业务需求。安防监控系统将实现对园区的全方位监控,保障园区安全。门禁访客系统将严控人员进出,提高园区管理上的水准.能耗管理系统将实时监测园区的能源消耗情况,助力节能减排.电子巡更系统将提高园区的巡检效率和质量.智慧展示系统将直观展示园区的各类信息,提升园区形象.智慧停车系统将解决园区停车难问题,提高停车效率.信息发布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将及时传递园区信息,增强园区的宣传和引导能力.
此外,园区还将建设综合安防集成联动平台,将安防监控、门禁一卡通、报警、语音对讲、公共广播等系统来进行有效集成,实现系统的智能联动,提升安防系统的整体性能.管理运维可视化平台将借助物联网技术,对建筑主体进行建模,并对楼内及周边各类智能化设备做叠加,直观显示相关设备正常运行状态,并实现相关的控制和联动,使园区管理更加直观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.
运维组织建设方面,将明确运维目标,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责职能,并建立运维指标绩效考核机制,确保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.运维流程建设包括事件上报、事件处理、应急处置、事件评估等环节,形成一套完整的运维流程,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.运维制度建设将制定日常维护管理制度、相关处理流程制度,并规范化表单制定,为运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.
园区外网和园区智能化专网将参考等保三级(2.0)标准,从技术方法、管理手段、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全面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,确保园区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.
园区弱电智能化建设部分将一次性完成建设,数据中心则根据实际的需求分为三期进行建设.一期将完成园区弱电智能化部分的整体网络及综合布线工程、综合安防工程、音视频会议系统、信息发布系统、停车管理系统、公共广播系统、园区弱电机房工程等,满足园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要求;同时完成数据中心高低压配电(满足1号、2号机房)、柴机系统(满足1-2号机房)建设,以及1号机房的装修、动环、综合布线、暖通、电气、防雷接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1号机房模块化机柜(161柜)的安装和部署,以及数据中心会议室、ECC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.二期将完成2号机房的装修、动环、综合布线、暖通、电气、防雷接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以及2号机房模块化机柜(163柜)的安装和部署.三期则完成3号机房所需的高低压备电系统扩容(含柴发机组、电力模块、锂电池等),以及3号机房的装修、动环、综合布线、暖通、电气、防雷接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3号机房模块化机柜(194柜)的安装和部署.
某市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,将为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.通过打造一个智慧化、信息化的数字化的经济示范园区,不仅仅可以推动本地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还能为全国其他城市的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.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,见证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!